东体:U23政策再度引发争议,这次判罚实际上开了一个不好的头

7月8日讯 针对大连人的U23政策违规事件处罚已经出炉,大连人队被判弃权损失3分。今日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发文称有五年历史的“U23政策”再度引发舆情,这次广州城的上诉成功,实际上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。
大连人对于U23球员使用违规的结果出炉,足协判定大连人“违规换人,视为弃赛”。有五年历史的“U23政策”再度引发争论。文章回顾了U23政策的历史,2017赛季,中国足协为了“给23岁以下年轻球员搭建一个比较好的舞台,创造更多的比赛时间”,推出了“要求各中超俱乐部在每场比赛中必须在首发球员中包括一名23岁以下球员”的硬性规定。一些中超俱乐部就想出了应对方法,就出现了一些球队在开场二十几秒或者1分钟左右就将U23球员换下的“名场面”。
2018赛季,中国足协补上了“漏洞”,规定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几名外援,就要上几名U23球员。而中超球队的对策则是,开场一两分钟,用外援换下U23球员,比赛快结束时再换上两名U23球员。
2019赛季的规定也一直沿用至今,即规定“在每场中超比赛中,场上的U23球员必须不少于一名”。
文章谈到,单论这次广州城的上诉成功,明面上看是“维护了规则的权威性、公平性”,但实际上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。在极端情况下,如果一些球队每场都盯着对方的U23球员“下手”,理论上至多三张红牌,就可以让一些年轻球员板凳厚度不足或者换人名额不够的球队“弃赛”,从而换来3分。
今年是“U23球员政策”的第五年了,也就是说,这个政策的获益者是1994年之后出生的球员。如今中超的比赛中,能留洋的一个也没有,为国家队输送人才更是谈不上。张威这样的年轻球员也是因为俱乐部因出现资金问题而放弃外援、放走主力才得以崭露头角。如果以后为了鼓励俱乐部放球员走出去,出现诸如“留洋球员与外援引进或出场挂钩”的相关规定,想必也不会奇怪。规则的初衷是好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一直存在,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-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
- 悲剧!越南裁判陈丁盛在体测中突然晕倒不幸去世,年仅43岁 2025-08-04 17:33
- 中超射手榜:法比奥13球位居榜首,卡扎伊什维利、基莱斯12球 2025-08-04 17:32
- 中足联联合各俱乐部发起《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》:十要十不要 2025-08-04 17:32
- 大连鲲城客场大胜,穆谢奎领衔3名外援在大巴车上跳舞庆祝 2025-08-04 17:29
- 记者:谢晖、大张玉宁、张成林受聘成为村超学校名誉教练 2025-08-04 17:29
- 刘凯源已抵达西班牙,准备前往比利亚雷亚尔报到 2025-08-03 19:13
- 黄健翔:一些新人小时候靠身体不抓脚法,进入一线队会反噬自己 2025-08-03 19:12
- 去年面对泰山3连败&今年3连胜!徐正源:我们全队所有人都想复仇 2025-08-03 19:12
- 8月首个主场比赛明日开打,新晋助威大使空降三镇现场 2025-08-02 19:05
- 于根伟:京津德比从来不缺少激情23名主力球员还有一定的伤病 2025-08-02 19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