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人:俱乐部球队吃紧,中超公司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

6月13日讯 媒体人秦云今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,直言现在的中超公司,已经快成为一个专职发包公司,在俱乐部球队吃紧的情况下,中超公司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。
据秦云介绍,2005年年底,中超公司开始筹备的时候,由福特宝公司副总经理瞿郁明牵头。当时,公司全部工作人员也就7人。2006年4月,中超公司正式注册成立,第一个赛季中超商务就是这7人做下来的。
中超公司挂牌后,曾经长时间没有外包公司,大部分工作都是公司员工自己动手完成。据老员工介绍,当年因为策划了“激情中超”巡回路演活动,所以才有了第一家外包执行公司。
从2005年下半年筹备开始,到2011年3月,中超公司经历了瞿郁明、吕枫、郎效农三任总经理。这五年多时间里,中超公司都是创业状态,无论总经理还是普通员工都保持了创业干劲。公司员工人数增长缓慢,收入也不算高。当时因为收入低(总经理月薪2万,普通员工月薪在5千到8千),中超公司普通员工离职频率还是比较高。
直到2011年3月底到10月初,广告人出身的鲁俊出任中超公司总经理,这家公司才“学会”大手大脚花钱。不过,毕竟当时中超联赛的商务基本盘不大,鲁俊的胡吃海喝糟蹋的费用也就在7位数,和现在的开销相比不在同一水平。
2013年下半年,当时中超公司二十来人,总经理从朱琪林换成了刘卫东,公司整体工作状态和以前差别不大。现在的中超公司,员工人数已经达到60人之多,但是外包业务越来越多。甚至连海报设计、自媒体运营等一些基础工作也都外包了出去。
甚至是中国足协内部人士,也有人反对过多业务外包。他们认为,既然中超公司养了这么多员工,那么中超公司应该具备基本的活动执行能力,不能事事外包;否则公司就应该裁员瘦身,成为发包公司。这些人士希望,在中国足球面临环境困难的时候,中超公司也应该和各家俱乐部一起厉行节约,把经费用在刀刃上,而不应该俱乐部球队吃紧,中超公司紧吃。
现在,大部分中超俱乐部欠薪运营困难情况下,中超公司在养了大批员工情况下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,很不合时宜。
-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
- 悲剧!越南裁判陈丁盛在体测中突然晕倒不幸去世,年仅43岁 2025-08-04 17:33
- 中超射手榜:法比奥13球位居榜首,卡扎伊什维利、基莱斯12球 2025-08-04 17:32
- 中足联联合各俱乐部发起《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》:十要十不要 2025-08-04 17:32
- 大连鲲城客场大胜,穆谢奎领衔3名外援在大巴车上跳舞庆祝 2025-08-04 17:29
- 记者:谢晖、大张玉宁、张成林受聘成为村超学校名誉教练 2025-08-04 17:29
- 刘凯源已抵达西班牙,准备前往比利亚雷亚尔报到 2025-08-03 19:13
- 黄健翔:一些新人小时候靠身体不抓脚法,进入一线队会反噬自己 2025-08-03 19:12
- 去年面对泰山3连败&今年3连胜!徐正源:我们全队所有人都想复仇 2025-08-03 19:12
- 8月首个主场比赛明日开打,新晋助威大使空降三镇现场 2025-08-02 19:05
- 于根伟:京津德比从来不缺少激情23名主力球员还有一定的伤病 2025-08-02 19:04